卡霍夫卡水电站终于还是被炸了,至于谁干的?恐怕短期内很难定夺,令人最为担心的还是扎波罗热核电站冷却用水面临供应困难,虽然位于大坝上游150公里处核电站在此次事件中未被攻击。
可是谁能保证下一次不是它被炸毁,从而造就一个新的“切尔诺贝利”呢?毕竟去年“俄乌冲突”刚开始,俄方就对核电站的安全问题,发出去长达15个月的警报。
(相关资料图)
当时,俄媒就指出,一旦水电站出问题,将可能导致核灾难发生,因为核燃料需要用稳定的冷水供应来防止核反应堆堆芯熔毁和放射性污染。
同样,对于水电站的警报也从未停歇,终于在乌军炮轰和小规模攻击之后溃坝了。
卡霍夫卡水库一直是扎波罗热核电站最为重要的冷却水来源地,现在库容几乎清空,虽然核电站周围还有一些替代水源,还有一个大型的冷却水池,但是对于欧洲第一大、世界第三大核电站来说仍就是杯水车薪。
目前,国际能源机构已经密切关注事态发展,国际社会也呼吁不要破坏核电站。扎波罗热核电站的6个核反应堆,此前遭遇过轰炸,发生过火灾,好在被及时扑灭,并且在国际社会的支持下,处于安全状态。
虽然核反应堆的结构本身很坚固,但是如果在核电站区域发生冲突,或者使用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危险将不可估算。毕竟,人类除了切尔诺贝利和福岛核电站的事故外,人类处置核泄漏实际上十分缺乏经验和技术手段。
因此,外界普遍担心,如果事态升级,如果有一方势力对核电站结构、工作人员、指挥机构,甚至是核反应堆的冷却设施发起攻击,其影响都是波及全人类的灾难。
扎波罗热核电站和卡霍夫卡水库一样都处于俄方控制区,目前还是由乌克兰的技术人员在负责核电站的运行。
如果在国际社会的努力下,冷却水源的问题不难解决,国际原子能机构称,目前核电站已经进入“节约模式”,与冷却无关的用水系统都被关闭,备用水池容量够用“数月”。
而最令人担心的还是从“北溪管道”、“克里米亚大桥”等关键民用设施被炸后,核电站能不能从不断升级的事态中幸免?
从目前的状况看,存在很大的风险:
第一,俄媒体曾多次报道乌军袭击核电站,到底会不会上演“最后的疯狂”。不管外界如何评价俄方此次“去军事化行动”的正义性或者必要性,从俄方努力控制重要民用设施,并保障其安全性来看,还是有底线的。
今年,西方和乌方所说的“春季攻势”并没有展开,因此泽连斯基已经逐步让西方失去了信任,此次大反攻急需一些大动作,让西方增长信任。
第二,不排除第三方不甘于失败,彻底疯狂起来。
回顾俄乌冲突这一年多时间,似乎有一种“第三方”暗中制造混乱,让事情一发不可收拾,北溪管道被炸不但让欧洲陷入“气荒”,还让俄方的经济来源发生重大损失。克里米亚大桥被炸,俄乌冲突推向了深渊。卡霍夫卡水电站大坝被炸,说明这个势力已经彻底失去底线。
因此,无论是国际社会,还是民众都必须站出来呼吁和劝诫,保护核电站不受攻击,就是保护全人类的安全。